让鲜花开遍这块园地!《少年文艺》创刊70周年纪念展举行
创刊于1953年、由宋庆龄先生亲笔题写刊名并撰写发刊词的《少年文艺》,是新中国第一本少年文学月刊。70年来,它滋润了几亿少年儿童的心灵,陪伴了数代人的成长,是新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历史的“见证人”。
【资料图】
8月28日,“让鲜花开遍这块园地——《少年文艺》创刊70周年纪念展”在浦东图书馆二楼上海儿童文学基地开幕,展期为一个月。通过历史照片、名人手迹、旧杂志等丰富的展品,回顾《少年文艺》光辉灿烂的发展历程,呈现一幅生动鲜活的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画卷,引发几代读者和作家的共同回忆,并为海派儿童文学的未来许下美好祝愿。
70年来,鲜花开遍了这块园地
一部《少年文艺》,半部中国当代少儿文学史。宋庆龄在发刊词中写道:“让鲜花开遍这块园地吧!我们要求作家们为这块园地努力工作;也要求少年们爱护这块园地,并且能够从这里得到力量。”
70年来,《少年文艺》没有辜负这份期待。本次展览特将这座繁花似锦的大花园中,永远散发着芬芳的文学之花精心整理展出——杂志编辑部捐赠并向本次展览借展了大量珍贵资料,包括历史照片、期刊原件、手稿、荣誉等。展览从中选取资料做展陈,现场不仅设有历史照片墙、名家贺辞展示台,还有任大星、樊发稼、沈石溪、桂文亚、李肇星等作家专柜,更有《少年文艺》编辑部的故事专柜。
通过本次展览,广大读者得以重温《少年文艺》光辉灿烂的70年发展历程,走近和喜爱中国原创儿童文学。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少年文艺》开始了艰难的拓荒工作,制定了“亲切、新鲜、多样、有趣”的编辑方针,并刊发了《没头脑和不高兴》《猪八戒学本领》《勇敢的人》《某甲和某乙》《小茶碗怎样变成大脸盆》《少女与蛇郎》等一批深受少年读者喜爱的传世佳作,其作者任溶溶、包蕾、施雁冰、任大星、任大霖、葛翠琳等日后也成为广受小读者爱戴的儿童文学名家。
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谁是未来的中队长》(王安忆)、《今夜月儿明》(丁阿虎)、《小百合》(玉清)、《啊,少男少女》(张成新)、《独船》(常新港)等名作开拓出儿童文学创作领域的新领地。金波、曹文轩、张之路、贾平凹、刘心武、陈丹燕、程乃珊、张抗抗、叶辛、肖复兴等作家的代表作也在这里与读者见面。同期,杂志创下单册月发行量高达106万册的辉煌纪录。
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少年文艺》举办了各类活动,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作家。包括20世纪末,持续举办的二十多场“《少年文艺》全国基本作者作品系列研讨会”,1987年至2011年,每年举办两届“新芽”写作函授班,2011年起举办“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同年发起了每年一届的“韬奋杯”全国中小学生创意作文大赛活动,2016年起,创办“青年作者改稿会”……
几代作家编辑,为海派儿童文学未来把脉
在《少年文艺》走过70年的背后,是上海作为中国儿童文学的诞生地,拥有全国最丰富、历史最悠久的儿童文学报刊,是中国儿童文学出版传播的重要基地,在这里培养了一大批令全国瞩目的儿童文学作家,这也成为了浦东图书馆创立上海儿童文学基地的前提条件。展览同期举办海派儿童文学报刊发展研讨会,梳理海派儿童文学发展历史,也为它的未来探索把脉。
“《少年文艺》是我的‘母刊’,没有《少年文艺》,就没有我现在的人生!”上海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著名作家殷健灵感慨道,研讨会现场还坐着当时给她写作文批改意见的单德昌老师和任哥舒老师,他们曾亲手给她批改文章,并给予她这样一位稚嫩新人发表的机会,这对还未完全摸到写作门道的初学作者来说,真的是莫大的鼓励。她还认为:“上海儿童文学报刊有着特别好的生态,从幼童到儿童到少年都有适合的刊物阅读,再到引领读者参与儿童文学创作,几十年来,儿童文学报刊功不可没。”
“在上海儿童文学报刊中,既有超过百年的《小朋友》、仗国之年的《儿童时代》《少年文艺》,超过半个世纪的《好儿童画报》,也有40年左右的《儿童文学选刊》《故事大王》《小青蛙报》等,让一代代儿童文学作家、研究者崭露头角、发展成熟,高高举起海派儿童文学的旗帜。”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马文运说,博物馆、图书馆、出版社可互相合作、资源共享,合力打造一幅上海文学地图,“儿童文学是爱与美的艺术,宋庆龄先生写下了《让鲜花开遍这块园地》,上海作协也不会忘了为少年儿童创作的初心使命,辛勤耕耘,‘在大大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推出更多的优秀作品和我们优秀的作家,为上海儿童文学百花园的繁花似锦贡献我们应有的力量。”
然而在新形势下,包括儿童文学在内的报刊发行量都在锐减。《少年文艺》等刊物,如何继续引领海派儿童文学发展?这也引发了与会者的深思。“拿着老地图,很难找到新大陆。这些‘老字号’‘老品牌’,对40岁以下家长、老师的吸引力已不是那么强。”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副编审、学生媒体发展中心副主任、《好儿童画报》《小百花》主编姜丽军直言,当务之急,就是要研究如何重新绘制新地图,重新找回当年屡创“第一”的初心,将儿童文学与教育理念紧密融合,“鲁迅先生曾说:‘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所以说我们肩负的使命是非常重的,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少年儿童出版社原副总编,《小朋友》《娃娃画报》《小青蛙报》原主编唐兵则认为,《少年文艺》等刊物,将来可探索成为一个连接读者、作家、编辑的文学传播平台,“不单单是纸质的,也可以存在一些自媒体,让大家一起为了儿童文学分享讨论。”
文字/部分摄影:曹之光
编辑:倪竹馨
* 转载请注明来自浦东发布官方微信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