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战洪水】“这片地,能救!”省农科院专家“依兰地头”指导农民
“专家你帮我看看,我这玉米还有救么”
(资料图)
“我那大豆也帮我看看呗”
“水退了我们该咋整啊”
……
9日上午,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研究员钱春荣一到依兰县土城子村,附近几个村屯受灾的群众就闻讯赶了过来,七嘴八舌地问起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想让专家去自己家地里看看。钱春荣走到被淹的玉米地中,一边仔细探查农作物情况,一边帮群众解答。
土城子村村民张广财种了1000亩地,汛情发生后,他家里地遭了灾,被水淹了不少。看着自家的玉米泡在水里,他心里着急,却不知道该咋办好。有些地水退了,但玉米还能不能正常生长成熟,心里没底。“倒伏的就没办法了,这些立着的只要泡水不超过5-7天,泡水深度不超过穗位,‘棒三叶’受损不大的就还能救。”钱春荣耐心地给受灾群众们做着解答,水退后,泡水时间不长的玉米,要先增施一遍叶面肥、使用杀菌剂,防止洪水过后给作物带来病害,泡水时间较长的,要增加生理调节剂,促进玉米根系生长。
“你看,你家这些泡过水的玉米根部长出了新的、细小的根须,说明这些玉米生命力很强,能救。”钱春荣蹲下来用手机记录着,并对村民高学历说,玉米被水淹过就跟人受伤了一样,需要给伤口消毒,再使用一些肥料和调节剂来增强玉米体质,可以“痊愈”。经过专家细致讲解、一对一的指导,受灾群众们的疑问被逐一解决,大伙心里顿时觉得有了底。
“为提前减少‘卡努’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我们这次除了调研指导受灾群众减灾、抗灾外,还会提供防灾技术支持。”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刘波告诉记者,汛情发生以来,省农业农村厅派出了10余支调研指导组前往受灾地域,“蹲点”对当地受灾群众提供技术支持,不间断对受灾作物进行监控,和当地种植大户合作,根据受灾作物情况变化进行施救,减少群众经济损失,全力抢救受灾作物,保产保收,为抗洪救灾贡献“农科人”的一份力量。
哈尔滨日报记者 张大星 文/视频拍摄 刘洋/摄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责任编辑:邱雪
审核:郭启迪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关键词: